双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施工中避免气泡,核心是控制 “材料混合、施胶操作、环境条件” 三个关键环节,减少空气卷入并确保空气顺利排出,具体措施如下:
1. 材料混合阶段:杜绝混合时卷入空气
严格按配比搅拌:需根据产品说明准确混合 A、B 组份(如重量比 10:1 或 5:1),避免比例偏差导致固化不均产生气泡;搅拌时选用低速搅拌器(转速建议≤500r/min),搅拌桨插入料桶底部缓慢向上搅拌,避免高速搅拌形成漩涡卷入空气,且搅拌至无明显条纹、色泽均匀即可,不可过度搅拌。
提前处理材料状态:若 A 组份(基胶)因储存出现沉淀,需提前用干净工具缓慢搅匀,避免硬搅产生气泡;混合后的胶料若需静置,需在阴凉处放置 5-10 分钟(具体按产品要求),让搅拌时卷入的微小气泡自然上浮破裂,静置后不可剧烈晃动料桶。
2. 施胶操作阶段:减少空气残留并辅助排气
预处理施胶基材:用酒精或专用清洁剂擦拭基材表面(如混凝土、金属),去除灰尘、油污、水分,避免杂质导致胶层与基材结合不紧密,形成封闭气泡;若基材缝隙内有灰尘,需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4MPa)低速吹净,不可用高压气枪猛吹,防止空气挤压进胶层。
控制施胶速度与角度:使用胶枪施胶时,保持胶枪喷嘴与基材缝隙呈 45° 角,喷嘴紧贴基材表面,缓慢匀速推进胶枪,让胶料从缝隙底部向上填充,逐步排出缝隙内的空气;避免快速施胶或喷嘴远离基材,防止胶料 “冲击式” 填充导致空气被包裹在胶层内部。
辅助排气与刮平:施胶后立即用专用刮板(或戴无粉手套)沿胶缝方向缓慢刮平,刮板角度控制在 30°-45°,力度均匀,通过刮压让胶层内残留的微小气泡挤出;若缝隙较深(>10mm),建议分 2-3 次施胶,每次施胶后轻刮排气,避免一次性厚涂导致空气无法排出。
3. 环境与后续养护阶段:创造利于气泡排出的条件
控制施工环境:避免在高温(>35℃)、大风或阳光直射环境下施工,高温会加速胶料固化,导致气泡来不及排出就固化;潮湿环境(相对湿度>85%)易让胶料与水分反应产生气体,需在干燥通风(相对湿度 40%-60%)环境施工,必要时用除湿机控制湿度。
禁止过早扰动胶层:施胶后需按产品要求养护(通常 24 小时内不触碰),避免在胶料未表干前(一般 4-6 小时,视温度而定)踩踏、碰撞或淋雨,防止外力挤压胶层导致空气被封入,或水分渗入形成气泡。
151-3211-9993
电话:0311-82713441
地址:石家庄行唐县安乡工业园
添加微信